每一个琴童的学琴路上,家长的陪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上课记录老师授课笔记,下课督促孩子练琴,琴童家长的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是这么辛苦真的意味着这么做效率高吗?做了这么多事又有多少是无用功呢?
所以琴童家长们,想要做一个合格的“陪练”,你需要知道以下的几点:
由于中国的孩子一向被家长训惯了,所以孩子们总是不太自信,对于孩子的练琴效果,要及时反馈给孩子。比如,孩子反复练习一个技巧的时候,如果有进步,家长要在孩子每次做对的时候,告诉孩子,“不错,真好,有进步!”注意说话的语气,要使赞扬的口气,要有感情。用这种方式“不断地”(注意,是练习过程中不断地,而不是想起来说说)给孩子反馈,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大部分的孩子会越练越好。也就是说,在孩子练琴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动脑,我们的“嘴”也要累一些。如果能坚持一段时间,一定会有进步的。这一方法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效。
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不要粗暴地责骂孩子。因为就大部分孩子而言,他们都还是很认真地想做好的。这个时候,可以耐心帮孩子分析,多尝试一下老师提出的解决方法。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记下来,问专业老师。
有时候,问题解决不了,原因是因为长时间练习单一技巧,孩子的脑子已经“饱和”,这个时候,反应会迟钝下来。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换着练习,也可以让孩子起来活动一下,或和孩子聊几句钢琴之外的、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再继续练。
让他感觉你是在欣赏他的音乐(即使这音乐可能并不怎么美),让他感觉到你是想要从他的演奏中找到美。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信心、注意力会提高,练习的效率也会提高。孩子演奏完一遍的时候,一定先给予肯定,千万不能批评。我们可以先肯定他的优点,可以说“宝贝,你弹得真好,但是就这一点,有点不好。我们看看怎么能改善一下?”孩子得到肯定以后,就会比较愿意聆听你进一步的分析。
在前两个有了准确性以后,再来强调音色。在这里,我想提一下速度问题。快板的部分,建议孩子们配合节拍器练习。举例来说,标准速度是每分钟120拍,建议孩子可以从每分钟80拍开始练习,然后逐渐递增。最后达到标准。这样的好处是练习比较刻苦,有助于解决力度问题与速度不匀问题。
每次陪练要注意基本功(包括哈农、音阶与琶音等)和练习曲的练习,每次陪练可以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这两项,因为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练乐曲,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握好,基本功和练习曲就像孩子们每天的主食,是不可或缺的。当然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一味地地练练习曲和基本功,孩子很快会枯燥,你也可以交叉进行练习。
一般说来,谱子上都会有乐曲情绪的表示。“热烈的、欢快的、忧郁的……”这个时候,你可以示范做出一些表情来让孩子理解。这个时候,就是发挥你们想象力的时候了。尽量运用形象思维,比如学习大汤第一册里的《捉迷藏》,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捉迷藏时候的场景,学习《动物狂欢节》我们就给孩子讲各种动物等,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明白这种感觉,然后引导孩子通过他的手表达出来。一般来说,情绪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强一点的力度,忧伤的时候可以用弱一点的力度。我们要引导孩子注意听这种力度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孩子们感受到这种不同的效果的时候,会感觉很有趣。因为孩子都是爱新奇的。
在孩子结束练琴的时候,建议你鼓励孩子把今天的练习完整弹一遍,同时告诉孩子,“你今天弹的很不错,让我欣赏一下好吗?”这样孩子会感觉你很重视他,进而会比较认真弹奏。弹完以后,一定要给孩子鼓掌表示支持。这样可以为下次的学习创造好的开始。
对于一首曲子,一些难点或一些较难的乐句要单独练习,然后再放到乐曲中完整练习。不要总是从头到尾、从头到尾地练,很多孩子就喜欢从头到尾一遍遍地顺,这样效果是最差的。原因我就不解释了。你一定要化整为零,每个较难的地方,孩子们弹不好的地方,一定要抽出来练。最后连起来,才能练好。
(新闻来源:)
评论 0条评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