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钢琴网首页 > 新闻 > 文章专栏

最迷人的 10 首古典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

《春之祭》- “少女之舞”

\“我想像到一个肃穆的异教祭典:一群长老围成一圈坐着,看见一位少女被要求跳舞直至跳死。她是他们用以祭祀春天之神的祭品。”这是斯特拉文斯基幻想出的俄罗斯远古时期的祭祖仪式,也是斯特拉文斯基谱写《春之祭》的灵感之源,它既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也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

《春之祭》描写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原始部族的人们开始对春天的回归进行祭拜,他们选中一位少女,让她在祭坛上舞蹈,直到精疲力尽死去。我们现在听到的“少女之舞”选自第一部分的第二曲,“春天的征兆”。这一段以模仿沉重踏步的节奏作为开始,青年们和着这种粗野的节奏而跳舞,表现了“春天到来”的欢乐宣告。

德沃夏克

《狂欢节序曲》,Op.92

\《狂欢节序曲》又名《波希米亚狂欢节序曲》,作于 1891 年,是德沃夏克的《自然、生命与爱情三部曲》的第二部。乐曲的起始由整个乐队兴奋地奏出欢快的第一主题,曲调热情奔放,具有强烈的节庆气氛,也表现了生命的欣欣向荣蓬勃发展。随后,乐曲很快转到了描写节庆的第二主题,坚定而开朗,象征了生命的力量。当乐曲速度逐渐减慢为小行板时,单簧管奏出轻柔的、带有浓郁田园风味的主题,紧接着,前面的几个主题不断地发展变化,犹如炽热的生命之火的蔓延。最后,乐曲在描写节日场面的第一主题的发展中,加入了铃鼓和三角铁等色彩性打击乐器,在狂欢的气氛中终曲。

柴科夫斯基

《天鹅湖》- 第一幕 “场景”

\母亲在王子的生日前夕告诉他,已成年的王子要在第二天选一位新娘。到了晚上,王子去天鹅湖捕猎天鹅时,遇上被女巫施咒的公主。公主白天是天鹅,晚上化成为少女,只有当某位男子真诚地爱上她时,她才能得救。王子邀请她第二天晚上来参加舞会,并会向母亲表示,愿意娶她为妻。结果,在各国的公主和使节都来出席的生日宴会上,另一位女孩迷惑并与王子缔结了婚约,当王子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立即赶往天鹅湖并请求公主的宽恕,但这时女巫用魔法卷起大浪,要淹死王子。公主为了救他纵身跃入湖内。最后王子救起公主,爱情终于战胜了邪恶。?

德沃夏克

《D小调第七交响曲》,Op.70 - 第一乐章

\“我一露面就收到一万两千名听众暴风雨般的热烈欢迎。欢呼声越来越大,我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鞠躬答谢,管弦乐团和合唱团欢呼的热情也毫不逊色。我确信,英国给了我一个新的、必定也是更愉快的前景,而我希望它能有益于我们整个捷克艺术。”这是德沃夏克 1884 年应伦敦爱乐协会之邀出访英国时写下的。

这次访问之后不久,伦敦爱乐协会选举他为该会成员,并请求他写一首新的交响曲,也就是《第七交响曲》。1884 年 12 月他便开始动笔了,第二年 3 月完成总谱。这部作品的设计有意无意地要打消英国人认为他是个“民族主义者”的印象。如他所愿,这部交响曲被公认为的德沃夏克最杰出的作品,当时的英国乐评家将其与舒伯特《C 大调交响曲“伟大”》和勃拉姆斯《第四首交响曲》并列为十九世纪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作品。

德沃夏克

《G大调第八交响曲》,Op.88 - 第一乐章

\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创作于 1889 年夏秋之间,当时他正住在维索卡乡间的别墅中。

在德沃夏克所有的交响曲中,这一部的内容同他个人牵涉最多,也最独特。在这里,像《第七交响曲》中那般集中的激烈冲击和伤感的悬念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了,它所反映的完全是平静的心境以及欢乐与自傲的感觉,同作者的特定心境和体验息息相关;听赏这样一部作品,仿佛可以分享作者在同大自然的交响中所获得的新鲜、明朗而愉悦的感受似的。

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Op.16 - 第二乐章

\1868 年夏天,格里格住在丹麦近哥本哈根的乡下,他在美妙怡人的景色中写出了这首协奏曲。由于这首协奏曲所具有的浪漫主义式精致的抒情气质和部分曲式结构,以及个别主题音调同舒曼的写协奏曲相当近似,而且都是 A 小调,因此乐评家时长喜欢将两者加以比较,也几乎形成了一种传统。相比较舒曼的作品,格里格的这部协奏曲更直接地反映了外界的音响、民间风俗,以及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情。这些自然的、富有趣味的因素在他的协奏曲中有着无比宽广和更为完美的体现,同时,画面性的描绘也是他这首作品最宝贵的品质所在。

柴科夫斯基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 - 第一、二乐章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初稿在 1875 年初写出,后来在 1880 年和 1893 年间,柴科夫斯基又吸收许多演奏家的意见,进行两次修订才最后定稿。起初,它是题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的,但是平时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鲁宾斯坦这一次对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协奏曲体裁方面的尝试却持否定态度。于是,柴科夫斯基把他的题献一度改为献给塔涅耶夫,到最后才确定献给德国钢琴家、指挥家冯·彪罗。

柴科夫斯基这部作品是部很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成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柴科夫斯基在这部作品中引用了一些乌克兰曲调,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渴望。同时,它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柴科夫斯基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

瓦格纳

《帕西法尔》- 前奏曲

\《帕西法尔》是瓦格纳最后一部歌剧,也是男主角的名字。在《帕西法尔中》有神圣的圣杯骑士,也有邪恶的妖女及魔术师,所以它的音乐可说综合了天使与魔鬼的要素,天使大体用自然音阶及和声来表现,但魔鬼却常用变化和声及旋律,有时甚至近于无调。也因此,“帕西法尔”可说是当时最先进、新潮、前卫的作品,与其宗教庄严的气氛形成对比。

我们现在听到的《前奏曲》则被评为瓦格纳最具“沉思性”的作品,它管弦乐编制十分庞大,但并不混乱庞杂,反而时时散发着精妙、神圣的音响。

马斯奈

《沉思曲》

\《沉思曲》是马斯奈的歌剧《泰伊斯》中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所以又被称为《泰伊思冥想曲》或《广阔的天空》。

《沉思》描述的是原本善良美丽的泰伊斯在修道士的劝说下幡然悔悟的场景。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敞开心扉企求上帝的宽恕;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泰伊斯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将旋律推向了高音区,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天界,最后乐曲在低音区结束。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Op.19 - 第三乐章

\拉赫玛尼诺夫在 1901 年的夏天完成了他唯一一首为大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这首曲子不仅是他本人,同时也是大提琴奏鸣曲之中的杰作之一。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都强烈地表现著作曲者深沉而悲伤的个性,充满戏剧性的张力,而大提琴透过旋律线条的自然流动与丰富的和声色彩,则充分显示出拉赫玛尼诺夫在音乐上的成熟度。

拉赫玛尼诺夫将此曲献给好朋友大提琴家布兰朵柯夫,两人于 1901 年底在莫斯科合作举行首演。第三乐章是长旋律的行板,带有几丝乡愁,它旋律动人,具有相当的感染力,是作曲家最被世人喜爱的音乐之一。

(新闻来源:)

  • 手机查看

    扫一扫 手机查看

    下载环球钢琴网APP

    iphone应用下载 Android应用下载
  • 收藏

评论 0条评论

0/300
    • 网罗所有钢琴类文章~

    TA创建的文章